
10月28日下午,“见证档案刻度,解读创新密码”嘉定科创核建设暨院地合作成果档案展开幕式在嘉定区菊园新区举行,通过档案这一独特视角,立体呈现了嘉定从“上海科学卫星城”到“嘉定科创核”的发展历程。

开幕式上,嘉定区委副书记吴杰致辞指出,嘉定是一片浸润科学精神、涌动创新热潮的热土。从1958年肩负“上海科学卫星城”使命,到2015年成为上海市郊唯一“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如今已构建起以1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为核心、7所高校为支撑、25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协同的创新体系,人才总量突破40万。本次档案展既是对科创成就的集中检阅,更是为城市创新记忆存证,为未来嘉定创新发展提供经验滋养。

作为档案展开幕式活动核心环节之一,嘉定正式启动“科创档案征集行动”,以档案为纽带,持续加强科研院所、高校等专题档案的系统性归集,推动档案资源转化为区委、区政府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为高水平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注入档案智慧。1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向嘉定区档案馆集中捐赠835件珍贵电子档案,涵盖院所历史沿革文件、科研手稿、院士书籍、成果影像等,经遴选后在档案展集中展出248件,这些档案将成为嘉定创新发展的“基因库”。
“每一份档案都是科研报国初心的见证。”上海激光等离子体所孙今人在分享中,展示了祖父孙启粹“只有一代胜一代,国家才能前进”的座右铭卡片。作为孙承纬院士的女儿,她以“敏思、笃学、自强、进取”的家风传承为例,呼吁年轻科研工作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嘉定科创核”建设,在关键技术攻关中实现突破。

菊园新区作为“嘉定科创核”的核心功能区,汇聚了区内近半数的国家级科研院所与高能级平台。在“嘉定科创核”展区,详细解读了核心区2.4平方公里的“一岛一环、三片三芯”空间规划与十大重点项目。目前,该区域已集聚2300余家科技企业、6000余名科研人才,未来材料科技产业园、嘉菊智湾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正加速推进,旨在释放“核爆点”式的磅礴动能。

档案展展厅内,“科学大事记展区”集中展陈了嘉定不同时期的重大科学事件与关键成果,从新中国第一台激光器问世,到世界首台超灵敏回旋加速器质谱计诞生,从“凤凰”飞入寻常百姓家,到“桑塔纳”生产线在嘉定轰鸣,从中国首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落地,到长三角科技博览会点亮创新之光,每一个大事件都是嘉定科创基因的生动注脚。“院所成果区”深度呈现了神光装置、高端硅基SOI材料、锗酸铋(BGO)闪烁晶体研制应用等相关档案。“院士风采区”集中展示了干福熹、吴自良等11位院士的科研故事与研发手稿从,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代人到代代人,创新基因在嘉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人人顺配资-专业股票配资-十大股票网站-股票配资指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